快捷搜索:  

濒危动物等级划分标准法律分析:两种标准

广告

大熊猫的濒危等级被下调至二级,这是真的吗?虽然大熊猫的保护等级不变,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其濒危等级已降至易危级别,这说明我国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这是一个好消息,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被称为活化石,其生存历史至少已有800万年以上,更重要的是,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是中国的形象名片,大熊猫濒危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对其生存环境造成了破坏,以及长期过度猎捕野生大熊猫,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

濒危等级和保护等级1、濒危动物等级的划分标准

法律分析:濒危动物是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从广义上讲,濒危动物泛指珍贵、濒危或稀有的野生动物。包括以下两种标准:1、两级法。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划分的标准,它是根据物种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资源数量、濒危程度以及是否为中国所特有等多项因素综合评价、论证而制定的。

濒危等级和保护等级

II级:指数量稀少,分布地区狭窄,有绝灭危险的野生动物。2、等级法。无危:虽然存在威胁但是并不影响生存。并不是指该物种受到的关注少,而是威胁不严重,不用过分关注的意思,例如:台湾蓝鹊、狼。近危:当一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濒危或者易危标准,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后,接近符合或可能符合受威胁等级;例如:小头睡鲨,兔狲。易危:在中期内可能有比较高的灭绝威胁。

濒危等级和保护等级2、国家保护动物分几个等级国家保护动物等级怎么分

1、分为两级。2、《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在其他条文中规定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但它们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已于1988年1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林业部、农业部发布施行。3、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

3、大熊猫的濒危等级

大熊猫的濒危等级是易危级(VU),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扩展资料:种群现状:大熊猫的分布区已经相当狭小,实际上它的分布地点仅限于中国陕西秦岭南坡,甘肃、四川交界的岷山,四川的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彼此分割的6个分布区域,栖息于海拔为14003600米之间的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带的山地竹林中。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