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关键基础设施等级保护条例法律分析:1、国家对其重点保护

广告

数据治理和安全性是数据分析师需要高度关注并且负责的重要方面,以下是一些数据治理和安全性的最佳实践:1.数据分类和隐私保护:合理分类和标识不同级别的数据,确保个人隐私和敏感数据受到充分的保护。2.访问控制:设置严格的数据访问权限,只授权给有权限的人访问数据,3.数据备份和恢复:实现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计划,保证数据永久保留,并在需要时能够快速恢复。

5.合规性与规范:确保数据处理过程符合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避免可能涉及到的合规问题。6.数据监控和审计:监控数据的使用和访问,确保数据没有被篡改或滥用。7.培训和文档:为团队成员提供数据治理和安全性方面的培训和指南文档,使他们能够遵守数据治理和安全的标准和最佳实践。所有这些措施的实施和执行需要全面考虑数据的使用场景和反复测试,以确保数据始终安全、保密和可靠。

1、关键基础设施等级保护条例

法律分析: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工业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2、国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采取措施,监测、防御、处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依法惩治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2、等级保护2.0国家标准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国家标准发布,其中关于企业数据保护有以下要求:应提供重要数据的本地数据备份与恢复能力;应提供异地数据备份功能,利用通信网络能将重要数据定时批量传送至备用场地,应识别需要定期备份的重要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及软件系统等;应规定备份信息的备份方式、备份频度、存储介质、保质期等;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数据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制定数据的备份策略和恢复策略,备份程序和恢复程序等。

3、等级保护1.0和等级保护2.0区别及详解

等保起源于国务院的147号令,为响应国务院147号令,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专门管IT行业的公安研究所)开始着手信息安全标准的推进,随后出过一些指导性的国标,但都没有引起很多企业和单位的ICT建设参考。随着近年来网络安全法和国家层面的安全指示国标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各个监管部门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大,而监管部门要求安全建设中遵循的标准大多都是等级保护;国家网信办和公安部都在主推等级保护,发现安全事件的单位没有落实等级保护肯定会被责令整改,甚至被处罚。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