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申请流程:
什么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到底什么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呢?简单来说,等级保护就是指我们的网络或者系统分等级进行监管。也就是说安全保护是有级别的要求的,从1级到5级,级别越高越高它的要求也就越高,我们常见的一些系统一般就是二级或者三级的,像我们平时的一些门户网站官网这些都是二级的系统。有一些像银行的一些交易系统,这些要求会更加的严格一些。
有朋友问了,是不是所有的网络运营者都必须要遵守。这个等级保护制度是强制性的吗?这个应该这样讲。无论是我们的大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我们这种高新技术行业还是传统的制造业,应该他们在相关的业务中都不可避免的要跟网络进行接触。所以所有的企业网络安全防护的工作,根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21条的规定,G)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1、等级保护三级高,还是二级高?等级保护三级比二级高的,办理的要求、条件、费用会比二级要求高一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办理流程:一步:定级;(根据企业的系统评定办理级别)二步:修改;(对系统经行大致的修改系统)三步:评测;(评测商对系统评测,得分)四步:备案;(在当地的网安部门备案)五步:维护。(定期对系统经行维护)注:大致的流程如上述所说,也有先备案,后评测的,根据当地的规定来办理。
其中第三级属于“监管级别”,由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三级是国家对非银行机构的最高级认证,属于“监管级别”,由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认证需要测评内容涵盖等级保护安全技术要求5个层面和安全管理要求的5个层面,主要包含信息保护、安全审计、通信保密等在内的近300项要求,共涉及测评分类73类,要求十分严格。
2、等级保护三级和二级的差别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根据等级保护相关管理文件,等级保护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第一级(自主保护):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第二级(指导保护):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第三级(监督保护):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第四级(强制保护):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第五级(专控保护):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3、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的认证(等保二级有五个步骤,定级、备案、整改、测评、检查针对要测评的系统,到网安要定级报告模板和备案表,编制定级报告,填写备案表,然后交网安部门,这就是定级备案两个动作。根据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2级要求项,对系统进行整改,让系统能符合这些要求,这是整改。委托公安部认可的等级保护测评机构进行测评,出具测评报告,交网安,网安检查。其实,可以一开始就找测评机构,让他们帮你从头做,毕竟他们是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