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标准是什么?
陆军军衔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军士高级军士: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中级军士:一级上士、二级上士初级军士:中士、下士义务兵上等兵、列兵军衔是表明士兵身份、区分等级标志,是国家给予的地位和荣誉。

等级保护是我们国家的基本网络安全制度、基本国策,也是一套完整和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遵循等级保护相关标准开始安全建设是目前企事业单位的普遍要求,也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措施保护的基本要求。等级保护定级标准是针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一种定级标准,一般分为5个级别。通用标准如下:等保2.0定级标准有时候行业主管部门为了方便大家开展等保等级工作,也有更为具体的定级指南,例如对于学校网站安全等级评定,可以参考《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

等级保护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等方面的重要程度以及风险威胁、安全需求、安全成本等因素,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安全保护等级,并采取相应等级的安全保护技术、管理措施,以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对象主要包括:信息系统、通信网络设施和数据资源等。

分级保密是针对涉密网来说,等级保护是针对非涉密网来说,并且分级保护是由国家保密局发起的,推广带有强制性的,等级保护是公安部门发起的,执行力相对分保要弱一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对信息和信息载体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的一种工作,在中国、美国等很多国家都存在的一种信息安全领域的工作。在中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广义上为涉及到该工作的标准、产品、系统、信息等均依据等级保护思想的安全工作;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