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系统安全保护等级l级,中国可信系统安全保护的等级
商密管理条例草案审议通过!网络安全再迎政策利好-20230415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商用密码管理条例。1政策背景:2019年10月密码法对商密管理制度进行了结构性重塑,为适应新时代商密发展需求,故对1999年版商用密码管理条例进行修订,便于更清晰界定管理范围,2020年8月商用密码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于本次国常会审议通过。
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等的商密产品和服务实行强制性检测认证。3前景展望:商用密码有利于确保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政府敏感数据安全。健全商密监管机制有利于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顺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随着商密监管政策落地和应用范围扩大,商密行业发展有望迎来新的机遇期。
1、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分为几个等级(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分为四个等级:秘密、机密、绝密和特级。1、秘密:该等级信息属于国家秘密,泄露出去会对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较大影响。仅限国家机关、军队、科研机构等单位使用。这类信息的传输应该采取加密方式,确保信息的安全性。2、机密:该等级信息属于机密级别,即泄露出去会对国家或组织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实际损失。该等级的信息仅限相关机构内部人员使用和传输。
3、绝密:该等级信息属于绝密级别,即透露可能会对国家参与的战略决策和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影响,防止泄密尤为重要。该等级信息采取了更高级别的安全防范与技术手段的保护,仅限特定人员使用和传输。4、特级:该等级信息是国家安全最高级别的信息,为最高机密等级。这类信息在日常工作中极少遇到,需要遵循最严格的安全保密制度和技术措施,仅限特定的关键岗位的领导人员使用和传输。
2、如何划分涉密信息系统的等级?需要按照该系统存储、处理、传输GJ秘密的最高密级来确定密级。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分为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机关、单位应当根据涉密信息系统存储、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确定系统的密级,按照分级保护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防护措施。涉密信息系统应当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或者授权的保密测评机构进行检测评估,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3、涉密信息系统分为几个等级?三个等级,其中第二个等级又有两种防护要求。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分为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机关、单位应当根据涉密信息系统存储、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确定系统的密级,按照分级保护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防护措施。涉密信息系统应当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或者授权的保密测评机构进行检测评估,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4、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法律分析:涉密信息系统实行分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是指,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单位根据分级保护管理办法和有关标准,对涉密信息系统分等级实施保护,各级保密工作部门根据涉密信息系统的保护等级实施监督管理,确保系统和信息安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十三条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